紫金城 茶藝論壇

 找回密碼
 不開放註冊
查看: 24928|回復: 45

漫谈子冶石瓢

[複製鏈接]

485

主題

23

聽眾

2萬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發表於 2012-6-2 10:04 |顯示全部樓層
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曼生作瓢壶铭。”
曼生手绘壶式之中,仅见有“瓢壶”一说,最初并没有确切以“石瓢”名称,另一称谓乃提梁式的“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普遍上壶艺界习惯將“石瓢”与“石铫”混为一用,然而曼生的石瓢式从器形的创作概念其实与“石铫”的关系不大。从曼生另一个壶铭“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铭文的意思是说,石铫壶的制作是用紫砂泥抟制而成,这是我们自己创作的紫砂壶,而不是周穜(字仁熟,宋泰州人)那时候制作的那种石姚。周穜时代“石铫”是长什么样的呢?未见遗物,不得而知。但周穜曾赠苏东坡石姚壶,从苏东坡的《坡公谢周仁熟惠石铫》诗中可以得到一点相关的信息。诗云:

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

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鲜未干。

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
  苏公的这首石铫诗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周惠赠给苏东坡的这柄石铫壶的材质既不是铜也不是铁,而是颜色较深的,导热性差的石材,因为茶汤已经煮沸,而“龙头拒火柄犹寒”。作为吊在炭火上的烹煮器具,“铫以薄为贵,所以速其沸也。石铫必不能薄而砂铫尚焉”(清•震均《茶说》)。紫砂泥经高温烧结,其坚硬如石,将紫砂铫命其名为“石铫壶”当在情理之中。依此类推,将紫砂“瓢壶”改称为“石瓢壶”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铫”与“瓢”的历史情况不一样。
陈曼生缘何以“瓢”冠以此壶之名呢?在曼生壶式中多取材以各种瓜果为原形的铭壶,如:葫芦、匏瓜等。其中,葫芦在民间广泛将瓜壳对剖成了盛器,即成瓢。曼生可能就是依据后者葫芦瓢的原形设计壶形而将此壶命为“瓢壶”的。当然,为使用方便实用,艺术化的瓢壶与原形相比,在形态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如为方便提盖子,便于清理茶渣,壶盖为压盖,壶口为阔口;为使用摆置稳当,壶身上小下大更加夸张,使重心下垂。
从传世的紫砂壶看,道光时期曼生手绘首创这种石瓢壶式,是文人与陶艺的妙合,蕴涵了几分人文意趣。“子冶石瓢”主要特色是壶形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壶流、壶口、壶把三点形成水平直线,符合科学性,观赏端庄敦穆。传世的“子冶石瓢”,以杨彭年及申锡二人制作为主,前者更显秀气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具体在制作工艺上有着细微的区别,列举如下:器形上,彭年所制壶身较为低扁,壶流呈直管状,壶盖较大,盖沿薄而圆润,折把亦显得柔顺,选泥有紫泥与段泥两种,其作品的流存较少;申锡制壶则壶身明显高挑,壶流口部微张似喇叭状,壶盖小而盖沿厚实,壶把方折刚毅,泥料习用粗砂拼泥,存世较彭年壶多,工艺上各显风采,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反映在制壶的艺术表现上。
据出版的紫砂壶专书及公私收藏的调查,统计子冶石瓢的流传与存世情况,列举如下:  
                                                                       
1.        上海博物馆藏品。紫泥,壶身刻竹过墙及壶盖,铭文:“冬心先生,余藏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倣梅花盦者。倣梅道人,子冶。”盖内“宜园”,把下“彭年”,壶底“吉壶”(葫芦形印)。
2.        南京博物馆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茶香一屋,左右修竹。子冶。”壶盖镌:“补笙茶具。”壶底“月壶”。
3.        南京博物馆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竹性直也,乃如是云,宛转而屈曲要知。子冶并题。”壶底“壶公冶父”。
4.        苏州文物商店藏品。段泥,壶身刻竹,铭文:“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书看,又道竹()不如老。子冶自记。”把下“彭年”,壶底“壶公冶父”。
5.        台北鸿禧美术馆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倣冬心本作此壶,何可一日无。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6.        台北成阳基金会藏品。铺砂,壶身刻山水画,无铭,把下“吉安”,壶底“月壶”。
7.        香港茶具文物馆罗桂祥藏品。段泥,壶身刻竹,铭文:“清寒图里,此叶疏疏,三枝之三,三余之余。省三二兄清品。小谷制。”把下“彭年”,壶底“壶公冶父”。
8.        香港茶具文物馆罗桂祥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绿润碧滋,茶烟如徐。小阁风晚,幽窗开时。子冶。”盖内“申锡”,壶底“壶公冶父”。
9.        画家唐云旧藏。泥质未详,壶身刻竹,铭文:“子冶竹中画竹,适日影移阴,因写此意。”,“翡翠婵娟,春风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子繁茶具,子冶”壶底“石壶子繁。
10.       画家唐云旧藏。段泥,壶身刻画未详,铭文:“前松雪,后仲姬,今春水、朴卿夫妇相辉映。”款未详。
11.       画家唐云旧藏。铺砂,壶身刻兰,并铭文:君子之交淡如水,同心之言臭如兰。子冶画并题。
壶底印:壶公冶父
12.       台北宋绪康藏品。铺砂,壶身刻兰竹,铭文:“红心如美人,素心如良友,作茗壶,一缕心香饮如酒。”流下镌“冶”,把下“吉安”,壶底“月壶”。
13.       台南黄正雄藏品。紫泥,壶身刻竹,铭文:“读书评茶,有竹人家,子冶”。盖内“宜园”,把下“彭年”,壶底“吉壶”(葫芦形印)。
14.       台北王度旧藏。铺砂,壶身刻竹,铭文:“不似柳,即似松,竿头叶底疏疏风。戊申青章上澣,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15.       台北翦淞阁藏品。段泥,(顾景舟配盖)壶身行书铭文“竹里煎,起茶烟。老冶。”,壶底钤“茶熟香温”,把下“申锡”。
16.       台北翦淞阁藏品。铺砂,壶身正面刻兰并行书题识:“以画竹法画兰,兰亦竹也,非竹非兰,未能免俗否”,盖面落款“子冶”。壶底“月壶”篆书印款,把下“吉安”篆书印款。15.    自在轩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此坡公梦中见参寥诗也。后七年始验。若舟五兄先生清玩。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17.       碧山壶馆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一支鲜粉艳秋烟,此余画竹题句也。”,“史亭能制茗壶,以此奉正,子冶。”(壶盖铭文)把下吉安,壶底“月壶”。
18.       碧山壶馆藏品。段泥,壶身刻梅,铭文:“罗浮香影,鹭洲题。”(鹭洲即乔重禧)盖内“宜园” ,把下“彭年”, 壶底“吉壶”(葫芦形印)。
20.       英国梅濮浩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一日不可无此竹壶。”,“香林茶具,子冶持赠。”壶底“月壶”。
21.       新加坡宋芝芹旧藏(现宜兴鲍伟东藏)。铺砂,壶身刻梅,无题铭,署“子冶”,把下“吉安”,壶底“月壶”。
22.       马来西亚和正斋藏品。紫泥,壶身刻竹过墙及壶盖,铭文:“似疎而密,枝枝节节,抹抹叶,宜寒窗之冻雪。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23.       宜兴李明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子冶”,盖上镌刻:“憩人属,子冶”,盖内“贞祥”,把下“吉安”,壶底“石壶子繁”。
24.       安徽尹诗祥藏品(原上海张彦藏品)。铺砂,壶身刻竹,铭文:“竹箭有筠,君子之文。虚心友直,君子之德。竹泉大禅师清品。子冶。”壶底“壶公冶父”。
25.       上海黄福弟收藏。段泥,壶身有瞿子冶刻竹,竹侧一圈镌刻铭文:“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书老。子冶自记”。文句隽永,耐人玩味。壶底“乐陶陶室”四字篆书阳文印款。
26.       苏州汤卫强藏品。段泥,壶身刻寿星,行书铭文不详。壶底“壶公冶父”,把下“吉安”。
27.       广州陈海藏品(原宜兴李明旧藏)。段泥。壶身行书铭文:以桂相恶其声,以浮江恶其名,不如壶。饮全我生。丁未仲夏,子治。印鉴:“茶熟香温”、“申锡”。
28.       私人藏品。段泥。壶身刻竹并铭:“一枝竹,直而曲,茶初熟,老冶画竹。”底款:“壶公冶父”。
29.       私人藏品。段泥。壶身刻梅花并题:“传来春信,钱叔美,符生。”底款“壶公冶父”,把下“吉安”。

瞿应绍(1780-1849年)字子冶,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最善画竹,兰、柳亦工,兼能书法篆刻。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 …更喜以宜兴所制紫砂茶壶,绘竹于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三、四两。逮瞿物故之后,阙值更昂。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由此可知,子冶壶素来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几不可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不開放註冊

我来为种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7

主題

3

聽眾

166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發表於 2012-6-2 11:41 |顯示全部樓層
谢兄整理分享,学习中,若以上留传清单后能附上相应美图就更能大饱眼福了
很喜欢子冶石瓢的骨格清奇,隽永秀丽。
期待各位高人能跟帖上图分享所藏子冶石瓢美器。

[ 本帖最後由 菩提无墨 於 2012-6-2 11:46 編輯 ]

485

主題

23

聽眾

2萬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發表於 2012-6-2 15:40 |顯示全部樓層
手边有部分图片,待闲暇时再补图分享,也谢堂中师友补遗,以期更完整的统计子冶石瓢的传世流散实况。感恩
我来为种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123

主題

14

聽眾

8043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12-6-3 15:29 |顯示全部樓層
有心整理探索,很用功的文章。
拜读了。
提到的尹诗祥藏品和翦淞阁藏铺砂壶,其提铭很有意思,盼能一睹。
我非老王,不會賣瓜
            --------石鼎語錄

485

主題

23

聽眾

2萬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發表於 2012-6-3 19:18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5 thee 的帖子

这两件都有图片,待回沪后补图
我来为种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67

主題

4

聽眾

1594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12-6-4 13:34 |顯示全部樓層
學習了
感謝分享

0

主題

2

聽眾

23

積分

堂客

Rank: 1

發表於 2012-6-4 14:30 |顯示全部樓層
感谢分享
ZETONCAT007

485

主題

23

聽眾

2萬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發表於 2012-6-4 22:18 |顯示全部樓層
还请二位仁兄多多指教
我来为种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485

主題

23

聽眾

2萬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發表於 2012-6-7 09:45 |顯示全部樓層
这把是朵云轩旧藏,现归尹诗祥先生收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不開放註冊

我来为种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485

主題

23

聽眾

2萬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發表於 2012-6-7 09:47 |顯示全部樓層
上海黄福弟先生珍藏

[ 本帖最後由 雕云馆陈辰 於 2012-6-7 09:49 編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不開放註冊

我来为种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不開放註冊

   

GMT+8, 2024-3-29 16:41 , Processed in 0.226673 second(s), 21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Theme by Jeavi.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