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城 茶藝論壇

 找回密碼
 不開放註冊
樓主: 紫薇恒菁

壺的風化--茶碗公

[複製鏈接]

1

主題

2

聽眾

147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發表於 2006-11-24 18:54 |顯示全部樓層
少用之壺都放置戶外
任風吹日曬雨淋
新壺退之火氣約放置3-6個月(與用蒸煮壺開壺感覺不同)
之後泡茶都不錯喝

放至1-2年間則
易有所謂年糕泥之胎質
內部結晶略有鬆散易茶水包漿易

受教了大大

1

主題

2

聽眾

94

積分

堂客

西域客

Rank: 1

發表於 2006-11-26 18:14 |顯示全部樓層
拜读,谢谢!!!!!!!!!!!!
一个爱壶的普通西北人

3

主題

6

聽眾

370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06-12-27 00:41 |顯示全部樓層

風化與火氣

風化與火氣
人們容易對紫砂有特別的偏好, 其中之一是, 紫砂呈現顏色的豐富性,
使得人們很容易親近並喜歡它,其質感藉由紫砂顏色襯托出,
而包漿又表現它華麗的另一面.那發亮的光澤在在都顯現出,
那特有沉靜的美感, 自然也就覺得它無論怎麼都好,
也不論年代多久遠, 任何一種時間的變化, 都能帶出令人驚訝的好風采.
其外表經歷時間越久, 反而越顯特有的光澤, 像是從某一種輝度,
進化成另一種~潤澤溫情, 更讓人愛不釋手.

表現出泥色與壺表質感, 風化也佔了某種程度的影響, 即使影響些微,
但是人眼總是能夠分辨出. 舉例來說, 最簡單的泡養過和未泡養過的差別,
可以分辨出吧? 但這卻無法量測. 如同風化最常見所謂的 <退火>,
也是一樣, 都是憑經驗用肉眼判斷.

壺不管使不使用, 當出窯後就開始接觸外在環境, 日漸受環境的影響侵蝕, : 入土.
時日久遠呈現的古貌, 各有特徵﹐自出窯後的<火氣>﹐之後就會<退火>.
<火氣>, 是擁有新的顏色與光澤, 年日越久, 新光漸褪, 隨時間成正比.
這時會發現, 壺的裏外也多了一些斑或積垢, 很難清除. 就算處理好了 .
用一陣子又出現了. 而且露出更多類似或其他的特徵.,  正常的狀況下有積垢,
容易受到積垢侵蝕的痕跡, 如果沒有或是積垢不自然, 作舊的機會就很大.
不然找一個不明顯的地方, 小心的刮一點積垢, 看積垢與表面是否有風化的現象,
再看表面的新舊,與壺其他地方的差別和對比.  但是看到這裏也不要高興,
因為有風化現象也是仍有相同的風險, 需要依此來參考, 加上其他佐證作判斷.
但最後還是都憑經驗用肉眼判斷.

3

主題

6

聽眾

370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06-12-27 15:29 |顯示全部樓層

風化與土質

土質主要看泥質部份與砂質部份, 如果泥質, 表面有類似灰胎情況出現,
質地卻是細緻, 而觸手的時候有粉膩感, 這個就有再商確的可能.
砂質部份就比較容易辨視, 因為砂質質地硬, 易嵌泥, 形狀. 大小.
分佈與糙澀度, 成主要的參考, 如能瞭解陶中之夾砂, 已能略知一二.
再依循查視泥質, 就有相當多的跡象可循. 出土的也能適用
.

3

主題

6

聽眾

370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06-12-27 15:34 |顯示全部樓層

風化與火侯

出土壺, 窯溫的火侯因素和一般的不同, 需另外查驗.
或許有人會以顏色來看火侯, 實際上這風險太大了! 最好不要.
因為在燒窯時如果加助溶劑, 甚至在低溫八九百度,
就已經可以把氧化鐵燒成黃褐色, 所以讓顏色很容易格外鮮亮,
表面亮度也增強, 溫度不需要太高就可以燒成,
壺表漿面受熱狀態下, 流動擴散感, 彼此交流相侵融合,
很容易顯出浸透潤澤感, 更飽合的自然色彩.
不過這最好不要拿來泡用. 這些土胎較粗鬆, 扣之聲濁而啞,
但是之前如果有做些處理, 仍可讓聲音判斷不出, 這又是要再商確的.
這方面大致上如此, 其餘不贅述!
壺的風化在正常狀況, 受土質和火侯影響佔大部份.

3

主題

6

聽眾

370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07-1-2 13:16 |顯示全部樓層

風化與磨痕

隨著年代, 壺經過歲月之後, 在表面會自然形成一種歲月磨痕,
有的上面會出現一種年久月深才會出現的開片甚至裂縫,
飽經歲月滄桑的一定讓您有感覺,
但是, 也要注意有些和時間不成正比的人為感覺.
常用常拿的地方, 磨痕一定不一樣, 表面痕跡的範圍大小也有差異,
有的會在最容易受到磨損的部位精心打磨, 做成使用痕跡,
之後再處理做老. 窯溫越低的壺越容易做, 除了是否有磨痕?
到磨痕是否有規律性? 窯前? 窯後? 壺的磨痕可看表皮,
細部接處, 底部, 肉眼看, 利用放大鏡看, 磨痕的深淺大小也要斟酌,
再參考壺內外可見的各開孔裏的細部.
磨痕沒那麼容易產生, 但是磨痕可以告訴您一些蛛絲馬跡.

3

主題

6

聽眾

370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07-1-3 19:07 |顯示全部樓層

風化與老料

老料是指陳腐的時間夠, 內含風化完整的礦土, 有的是指以前年代用的泥料.
已經有足夠的風化會呈現老料, 因此老土胎有不同的味道,
泥料的表面色澤質感, 有一種歷經歲月的感覺.
不要聽信別人誇說泥料放多久, 甚至上代的, 就算有那種老泥仍然要重練,
才能有足夠的塑性和黏性, 這算新的? 舊的? 那最近開採的, 一定是埋藏年日已久的,
算新的? 舊的? 某些年代的泥料會有些其特色, 但是並不代表目前沒有,
只是量少難找, 就算有也是要練過, 練過也要新做, 注意老料新做,
需在窯溫與光澤上多留意, 雖然這仍然可以克服,
不過如果價合宜, 身份也能見光, 那也不錯.

3

主題

6

聽眾

370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07-1-4 18:05 |顯示全部樓層

風化與包漿

   包漿, 算是壺表留下的風化痕跡. 以相同器物比對而言, 越軟越容易包漿,
包漿夠厚, 就形成所謂的<皮殼>, 一般呈現一種透明的狀態, 但似乎有某個厚度,
像格著玻璃的樣子, 但是卻具有柔和的質感, 將表面的紋理, 像從裏面透出來一樣.
但是色澤有一種歷經歲月和蒼老的感覺, 可是又有類似寶石一樣的質感,
一擦就會顯出本身具有的光澤. 但是有些作假的皮殼, 會用色, , , ,
用不同的方式以人工仿製作偽作舊. 皮殼可從光澤和手感作參考,
假的皮殼的光澤是死光, 毫無生氣, 光是浮的, 無質感, 呆滯而輕浮,
令人氣躁的. 手觸摸, 有一種黏膩而且不輕滑順手的感覺.
真的皮殼, 表面光滑而溫潤, 摸起來讓人有種舒適的感覺,
加上皮殼呈現特有的質感, 讓人不喜歡也難.

3

主題

6

聽眾

370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07-1-5 16:37 |顯示全部樓層

風化與皮殼

皮殼指外表所包覆的, 包漿是其中之一, 屬於薄殼.
也有可能受酸鹼或泥土沁蝕形成的皮殼.
或用色, , , , 油做的皮殼.

皮殼的形成原因分為
1.      人為刻意
2.      自然生成

皮殼的呈現狀態分為
1.      薄殼
2.      包殼
3.      片殼

皮殼的產生處
1.土胎中, 壺土胎結構為多孔狀, 會吸附環境中的物質, 有什麼吸什麼, 最容易附著.
2.壺內, 壺內比較粗糙, 夾縫多, 容易附著.
3.壺外, 壺外明針過較花光滑, 有表皮漿面, 就不容易附著.

皮殼處理
皮殼要不要處理就看個人, 有人喜歡皮殼蒼老古樸的味道,
有人喜歡還其原貌, 這沒一定, 但是仍然提供處理的參考, 自行斟酌.
要小心, 不論入水或酸洗, 由小而大, 先小面積, 先水, 先少酸,
皆循序漸進為原則. 別傷到了!

壺入土後吸附酸或鹼的物質, 會有白色的點. . . 塊狀進而產生皮殼,
如果侵蝕到土胎, 任您怎麼洗都還是會出現. 除非用稀釋鹽酸清洗,
效果會比較顯著. 但有的也無法清除.
人為的壺內會有一種嗆鼻的味道, 皮殼尚淺, 兩三下便可刷洗乾淨.
有的會人工入土包埋在刻意製造高鹼或酸的濕地, 做皮殼.
或者人工動火, 在表面塗上一些物質, 再用低溫的火燒, 甚至回窯的,
表面的物質就熔化或被吸收了, 不動火的一般熱水就能洗淨,
動火的要稀釋酸洗才可能清除, 但是如果在表面塗上物質屬於腐蝕性,
就需要更多次嘗試的清洗.

最早期土胎, 純手工制作, 放置在轉盤上, 厚度不一定是那麼的均勻,
有些地方會不平整, 規則度沒那麼好, 器口整修關係也一樣.
說得誇張點有的是口歪嘴凹, 左凸右翹, 前傾後斜, 體不規整,
壺內可見轉輪時手工產生的痕跡括土跡, 但外表也因土質的關係,
反而明光滑潤而透亮. 以前都是碳火窯柴火燒製,
加上土胎內物質吸收其他的物質, 產生了變化, 或被置換, 質鬆而量輕.

新土胎, 質感光, 硬度高, 形工整, 質量重, 輪轉痕, 與早期不同.
多是現代窯高溫燒製的, 皮殼如果是人工製做的.
整體跡象沒有蒼老古樸的感覺, 仔細觀查, 依然能夠找到破綻.


[ 本帖最後由 茶碗公 於 2007-1-6 23:29 編輯 ]

3

主題

6

聽眾

370

積分

堂上貴客

Rank: 5Rank: 5

紫金勋章 荣誉版主 区版主 慈善勋章

發表於 2007-1-8 20:54 |顯示全部樓層

風化與新火

有些風化足夠的壺, 但是殘破不堪或無品相可言的, 或者有重大暇疵,
或者有些故意拼湊加料, 利用老胎, 經過處理. 打磨. 偽裝, 有些經過再加工,
再回窯, 做出皮殼讓人混淆. 能讓身價搖身一變, 麻雀變鳳凰,
要由土胎斷年代很難, 用火侯氣氛來斷也不容易, 讓人半夢半醒, 有人說真,
有人說假, 亦真亦假, 真真假假, 不得不慎.
有的被抓包了, 會用修復的理由來搪塞, 修復要用到回窯, 這種說法太牽強.
如果是再回窯的, 要用放大鏡看胎面才有辦法. 一般肉眼比較不容易看.
所以看壺修復的範圍大小, 整個還是小部份, 有回窯還是沒有回窯,
全美? 全品? ? ? ? ?
依此來分上. . 下三品, 其中之差距不可謂不大.


最前面是談外部環境對壺風化之影響, 而後面這一些是談風化由觀察壺之可能,
純休閒, 暇時來聊, 以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不開放註冊

   

GMT+8, 2024-3-29 02:11 , Processed in 0.431608 second(s), 27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Theme by Jeavi.

回頂部